黏菌客串演出污染天鵝湖

其實一切都是意外。

這個本來是測試不同染色方法被污染的程度、以及牛奶agar滅菌程度。(註:由於牛奶在正常的122 °C 加熱20分鐘會變性,查到Sigma Aldrich網站上說他們的skimmed-milk powder只能加熱5分鐘,因此測試。)當時做法為將滅菌過的牛奶agar倒進去後,再滴入紅E122與藍E133兩種顏料,並輕微旋轉搖晃蓋著的培養基讓顏色逐漸混合,但卻未完全混合,以製造顏色漸層。放置五天後表面開始出現白色的菌落、並且有部分培養基牛奶被消化而變成透明。手上因為剛好有養著玩的黏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(黃色的那些),所以就把牠們放上去,看看會不會有互動出現。在培養兩天之後剛好之前的縮時攝影相機空下來,便順手拍了縮時。另一個用意是想要測試我的縮時攝影棚到底有沒有污染… (結果有!要改設計了!)

接種黏菌的過程中也不小心混進了前一批被拍縮時攝影的Bacillus sp. 揉在一起後長出莫名美麗的結構。

特別有趣的是影片裡面,黏菌會被Bacillus困住,然後完全不會受麥片吸引(可能是因為整個培養皿都可以吃?),中間好像被黴菌消化釋放出的養分吸引了(猜測啦~)可是又進不去黴菌的勢力範圍內。Bacillus則持續的消化紅色,讓培養基的顏色改變。

下面的照片是以電子元件用顯微鏡40x、iPhone 5S鏡頭翻拍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