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ar 與它的台灣海峽與西班牙故事

上上週因為買到的食品級Agar煮出來顏色不夠好看透明,一怒之下多方尋找西班牙當地的Agar供應商。誰知,找到一間位於Gijon與Oviedo之間的專業實驗用Agar製造商Roko Agar。以一個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寄信問他們是否有賣小量(約100g)的Agar,並簡短介紹這個計劃以後,隔天竟然收到了他們的電話!

電話接起來第一句話是中文的「你好!」當我正疑惑著怎麼西班牙號碼又講中文時,對方表示他是Roko Agar的董事總經理Pedro,很驚訝在他住的城市Gijon竟然有來自台灣的藝術家需要拿他們的產品養細菌。由於他們只賣大量的、但覺得我的計劃太有趣了,決定贊助我免費agar!

上星期五,Pedro帶著agar來LABoral拜訪。我這才知道Roko Agar從1955年開始在Austurias區域製造agar,從Gijon附近的海岸採收紅藻進工廠內蒸煮、漂白。但西班牙沿岸的紅藻在冬天天氣太冷、並且當地沒有養殖紅藻的技術,他們現在與中國福建、廣東沿岸的紅藻養殖合作,採收乾燥後送至西班牙、距離我駐村地方30分鐘車程的工廠內加工。工廠每週七天24小時輪班不停機,是世界上最大的agar製造商之一。而Pedro本人時常前往福建廣東沿海,並多次到過廈門,對於台灣非常有興趣。他也談到其實每一批agar的顏色,如果沒有漂白的話,是會有不同深淺的。而為了要讓實驗室裡的人感覺安心,才特別加上不必要的漂白手續。這也是為什麼我拿到食品級的agar顏色比較深的原因。

可惜現在正在等著培養皿到來,不然我等不及要試新的agar了!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