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發表日,總算機器第一次全部接上線。 整個裝置由右到左為:微生物分離系統、電腦腦波系統、印表機(曼佗羅儀) 第一次的試驗列印盤結果: 這張圖中其實包含了許多四天前第一次列印時的錯誤,例如黴菌污染、以及圖形座標忘記置中以至於噴頭不斷撞牆的結果。但是可以見到菌本身在噴出後形成漂亮的聚落(請見中間的幾個白色colonies) 這為設計的噴頭組。使用Luer Lock系統針筒,22 gauge。 Eppendorf中為無菌水,每次列印之前製備,再從下面的完整色盤選擇微生物放到eppendorf中稀釋,並且loading至針筒中。 這為三天前測試的裝置照片 以及最後的發表照片
Laboral的最後一週,在極度忙碌且沒機會紀錄的步調之中測試了噴頭、改裝了印表機平台、印表機軟體,並且將整個無菌操作台組合起來。 這張為印表機墨水測試。Luis設計的噴頭,並且根據腦電波訊號有所改變。因為微生物印出無法立即以視覺debug,用藍色食用色素代替。照片中為其中一次測試的畫面。 換上了壓克力的平台,並且有溝槽可以固定20公分的培養皿。
今天將NeuroSky Mindwave Mobile的訊號接上Processing了,使用的是Andreas Borg的ThinkGear Java Socket (Github)。NeuroSky有出一個叫做ThinkGear的SDK。在Processing端有Jorge C. S. Cardoso 寫的Mindset Processing Library從Serial port讀取訊號,以及我使用的ThinkGear Java Socket,從127.0.0.1的port 13854讀取JSON訊號。
根據NeuroSky的ThinkGear SDK技術文件,ThinkGear分成ThinkGear Connector (連接Mindwave Mobile以及其他腦電波裝置)、以及ThinkGear Communication Driver(提供API連接電腦與ThinkGear Connector連接到的裝置)。因為ThinkGear只提供Mac與PC的API,其他平台則可以使用Serial Stream來讀取訊號(這大概也是為什麼Cardoso的library是讀取serial port吧!)
第一次使用Neurosky 的 Mindwave Mobile 是兩年前與文琪還有Ka5的【腦皮質編舞計劃】。當時最困難的腦電波部分都交給文琪神奇的大腦控制,我只需要把腦電波儀資料弄出來並且做視覺呈現。 當時,麻瓜如我帶上腦電波,都只有亂跑的份,完全是個無法控制自己腦的狀態。 今天接上腦波儀後,無論怎樣meditation指數就是無法上昇。先不論Neurosky被人詬病它的Attention與Meditation值沒有實際上統計的明顯差別(白話:難以控制)[1],但至少我記得兩年前我的attention與meditation都很容易變高。畫面下方那巨大白色粗體字「Please start the music player」,隨手就開了之前工作聽的梵音心經Youtube。 值開始上昇。 抓著那種感覺再推一點點… 結果就大哭了。過去這一整年,很難過的時間很多,一開始是太難過了整個麻木掉,後來是知道難過了會影響到太多人,所以最後也就繼續壓抑著。情緒這東西很奇怪,要不是在事件發生時就道行高深完全不被周遭所影響,一旦被影響到了,好像沒有辦法遺忘,它積著就是積著,要真的發洩出來才行。 大哭後,好像有鬆動一些。是種久未活動的關節熱身運動完的感覺。 其實我一開始是想要修多年前有人寫給Neurosky Midewave Mobile的Processing App的… 但時間與廣大的善心優秀工程師會解決這個問題,出現了新專用library,請出門左轉下載[2]。要注意的是會與json4processing相衝,需要暫時把json4processing移除掉才能執行喲。 嗯,應該要繼續維持這個感性Geek書寫。 [1] Kiel Gilleade. Manipulating the attention and meditation metrics. http://justkiel.com/wordpress/?p=345 [2] Think-Gear Java Socket https://github.com/borg/ThinkGear-Java-sock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