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技術人員David與Luis的幫助之下,我的印表機已經架好,只剩噴頭。 今天開始測試用Raspberry Pi接上Perusa i3遠端列印。 此外David為了我的Project寫了一個可以從Processing產生gcode直接餵給印表機的軟體: 接下來就是如何把腦波數據放進Processing裡面改變線段的穩定度這部分了!
計劃其中特別工程的部分為一檯可以用機器控制的微生物印表機。 今天短暫研究了Reprap.org以及拜過Google大神後,第一次認真閱讀BioCurious做的BioPrinter計劃。 BioCurious似乎是使用Reprap Perusa i3的機型、配上密西根理工大學的Opensource Syringe pump 做了多噴頭 結構。大概算了一下,我應該會需要至少5~6個噴頭吧… 或是單一噴頭、每次印一種新的微生物就換一次?但是這樣可能會提高培養皿被污染的風險。 另外研究了一下Reprap家族的外形結構,真的都不太好看… LABoral這邊的FabLab工程師建議Haeckle,明天還得跟他們討論是不是改用BioPrinter版本firmware才不需要重寫?不過最好看的還是屬Micro Delta… 可是好像沒有空間放syringe pump… 目前需要結構規格與待辦事項為: 多噴頭、可替換syringe pump 可印200mm直徑的範圍 底座需要雷雕/CNC E8 Lie Group 結構 外殼設計 無菌空間設計 – UV Light空間 評估是否需要做對流與空氣過濾結構 也許印表機的無菌空間可以結合從野外收集培養出來的不同細菌strain收藏成為一個整體的空間?